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張貴洪)青藏高原是研究陸陸碰撞及資源環境效應的天然實驗室。新生代以來,印度與歐亞板塊的碰撞驅動了青藏高原向東南方向的擴展和擠出,活化了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先存構造帶(哀牢山-紅河斷裂帶等)。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構造變形和地表隆升,不僅影響亞洲季風氣候的演變,而且可能與南海的形成與演化存在一定的成因聯系。因此,青藏高原東南緣構造變形、地殼加厚與地表隆升的過程與動力機制,一直是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和熱點。相關的學術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晚始新世以來側向擠出與地殼縮短;晚中新世以來中-下地殼管道流。然而,前者難以解釋東南緣區域地殼加厚(50-65 km)與微弱地殼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