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秦昕)近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Collectivism Can Impair Team Performance When Relational Goals Conflict with Group Goals”在國際權威心理學期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PSPB)發表。該研究挑戰了團隊和文化領域中的一個基本假設——集體主義總是有利于團隊績效,并進一步識別出集體主義可能會損害團隊績效的情境(即當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時)。
這項研究來自中山大學秦昕教授(第一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任啟智(Kai Chi Yam)副教授、暨南大學葉文平副教授、中山大學張俊生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學梁雪姬副教授、中山大學張曉宇副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Krishna Savani教授。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于1974年創刊,是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Societ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旗艦會刊,聚焦心理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前沿研究。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是文化領域中最重要的、也是被研究最多的維度之一。區別于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的關鍵特征是“合作以實現團隊目標并保障團隊福利”。這項研究挑戰了這一普遍性假設,并提出在有些情境中集體主義可能會損害團隊績效。在關系目標(relational goals)和團隊目標(group goals)有沖突的情境中,由于在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甚至和團隊目標同等重要),集體主義將會導致更差的團隊績效。該研究開展了4項研究來探討上述問題,包括1項檔案研究和3項實驗研究。
研究1(一項基于競技體育的檔案研究)檢驗了集體主義的跨國差異是否與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三項團隊運動(足球、籃球和排球)的團隊績效相關。在這些比賽中,球員必須頻繁決定是把球傳給在最佳位置的球員還是傳給與其關系密切但沒有在最佳位置的球員。由于很看重關系目標,集體主義文化中的球員可能會把球傳給與其關系密切但沒有在最佳位置的球員,進而降低團隊整體得分的機會。為了驗證上述預測,該研究使用了國際足球協會(FIFA)、籃球協會(FIBA)和排球協會(FIVB)100年的檔案數據,這三個協會基于每個國家/地區的球隊在過去一年打敗其他國家/地區的球隊的表現給這個國家一個績效分數,以此來衡量團隊績效。結果發現(如下圖),高集體主義國家/地區在男子足球,女子足球,男子籃球,女子籃球,男子排球)等運動項目中都表現更差,在女子排球中集體主義影響效應為負,但較為微弱(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排球運動中,傳球中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的情境強度較弱)。

注:研究1發現結果
研究團隊選擇這三項運動,是因為在這三項運動中,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經常有沖突(尤其是足球和籃球);同時,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三項團隊運動,有助于獲取持續數十年的檔案數據。進一步,為了證實上述效應只存在于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的情境中,該研究進一步分析了冰壺運動,因為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需要做出任何傳球或者類似決定,即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沒有沖突。補充分析結果發現,在冰壺運動中,集體主義和團隊績效沒有顯著關系。這從另一個角度印證,只有在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的情境中,集體主義才會損害團隊績效;而在其他情境中則不會。
研究2基于一家中超俱樂部青訓中心的準專業足球運動員開展實驗研究。研究團隊邀請球員和其在青訓中心中最親密的朋友一起來完成這項實驗。這兩名球員被要求與第三名假想球員一起完成模擬,該球員是來自另一個青訓中心的陌生人。參與者(球員)必須做出把球傳給朋友或者陌生人的決策(如下圖,共60次決策)。在30次決策中,朋友處于更好位置上(左圖);在另外30次決策中,朋友處于更差位置上(右圖)。結果顯示,在朋友處于更差位置上時(即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高集體主義的參與者中更不愿意把球傳給處于更好位置上的球員(b = -0.037, SE = 0.012, t(97) = -3.065, p = 0.003, 95% CI [-0.060, -0.013]),即他們更愿意把球傳給他們的朋友,即使他們的朋友處于更差的位置上。在朋友處于更好位置上時(即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沒有沖突),集體主義的影響不顯著(b = -0.0019, SE = 0.010, t(97) = -0.184, p = 0.855, 95% CI [-0.023, 0.019])。

注:左圖是朋友處于更好位置上的示例,右圖是朋友處于更差位置上的示例;Y指參與者,F指朋友,J指陌生人。
研究3為了檢驗研究結果的普適性,使用新加坡的非運動員群體重復驗證了研究2。研究4則通過招募中國和美國實驗參與者,從跨文化視角進一步驗證了上述研究結果。
這項研究對團隊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貢獻,對團隊實踐亦有重要的政策意義。理論上,該研究挑戰了團隊和文化領域中的一個基本假設——集體主義總是有利于團隊績效,并進一步識別出集體主義可能會損害團隊績效的情境(即當關系目標和團隊目標有沖突時)。一方面,集體主義整體上是促進團隊績效的;另一方面,通過發現在某些情境中集體主義可能損害團隊績效,該研究為集體主義提供了更加均衡的理論視角,為更好地將集體主義“揚長避短”提供了理論可能。實踐上,該研究指出在管理團隊時區分關系目標和群體目標有沖突與不沖突的情境尤為重要。
論文鏈接: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146167222112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