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4月29日電(通訊員王玲)4月8日至9日,中山大學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在珠海校區召開。會議聚焦“研究生培養”,校黨委書記陳春聲主持會議并作大會總結報告。高松校長作題為“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全面提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大會報告。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中山大學監察專員刁振強作警示教育專題報告。來自院系及附屬醫院的10名代表圍繞研究生人才培養進行專題報告。
根據會議安排,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駱騰、副院長曾進勝、副院長匡銘、統一戰線代表吳鐘凱、國家級科研機構負責人代表區景松在主會場參會,醫院其他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相關科室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在醫院分會場同步收看會議直播。

附屬第一醫院分會場師生員工收看大會直播
春季工作會議結束后,醫院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學校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精神。駱騰書記主持會議,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全體職能部門負責人、研究生黨總支書記、師生員工代表參加會議。駱騰書記傳達了學校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精神,重點介紹了未來學校開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的目標與舉措,還傳達了警示教育專題報告的有關精神和要求。

附屬第一醫院召開傳達學習中山大學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精神專題會議
駱騰書記指出,醫院師生員工要深刻認識此次春季工作會議對醫院研究生培養及醫院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貫徹春季工作會議精神。要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責任,堅持不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梳理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問題,從加強學科建設、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推進分類培養、加強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強化研究生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切實抓好醫院研究生培養工作,以研究生培養成效推進醫院、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春季工作會議精神在醫院師生員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大師生員工表示深受啟發,將結合崗位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創醫院研究生教育新局面,培養更多引領未來的高層次醫學創新人才。
學習心得
匡銘(黨委委員、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高松校長在大會報告中所強調的“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全面提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理念,對附屬醫院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山一院將繼續當好中山大學醫學教育的排頭兵,持續探索醫學研究生培養的新思路、新方法,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學研究平臺,做到強學科育人才、強隊伍促平臺。
接下來在醫學部的統籌下,將與兄弟醫院一道共同構建中大醫科特色的卓越醫學人才培養范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推動新時代醫學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陳崴(黨委委員、內科主任、內科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聚焦“研究生培養”,高松校長的主題報告全面捋清了培養多學科交叉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思路,讓我們深受鼓舞和啟發。內科學教研室將緊緊圍繞大會主旨,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如通過組織實施加強青年科研沙龍、優化課程結構,深化系統化科研培訓,積極組織跨學科、醫工結合等領域合作交流,舉辦多樣化創新大賽和臨床技能大賽,提升師資隊伍核心競爭力等一系列舉措,為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做出努力!
陳凌武(外科主任、外科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醫科要堅持“臨床導向”“疾病導向”,非常認同會議提出“分類培養”的要求,對不同的學位層次、不同學科專業、不同學位類型,有不同的培養目標。研究生階段是醫學科研生涯的起步時期,將醫學研究生培養成為具備堅實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初步掌握醫學科學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合格人才,就需要著重培養研究生從臨床問題出發,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其通過多學科合作和交叉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
何勉(婦產科主任、婦產科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
今年學校春季工作會議的主題是“研究生培養”,認真學習高松校長的報告深有感觸。對于醫科研究生來說,醫院是他們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場所,教學工作應始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實“生命至上”和“大健康”理念,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圍繞“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既要注重培養研究生的扎實專業技能,也要為他們提供各種條件和機會學習和參與國內外領先科學研究,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要加強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蔣小云(兒科主任、兒科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作為兒科教研室主任,我對中山大學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的主題報告“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全面提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深感觸動。學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必須繼續努力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提高研究生自主培養質量。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對于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在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道路上持續邁進。
詹紅(急診科主任、急診醫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
參加以“研究生培養”為主題的學校春季工作會議深有感悟: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跨學科專業綜合人才的渴求日益強烈。經歷三年疫情考驗沖鋒在前的急診醫學學科,面對各種突發災害事件及疑難急危重癥救治模式的適時前移、規范應急急救的創新健康管理實施迫在眉捷!作為教師的一員深感責任重如山:必須要積極培養熱愛祖國、品德優良,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團隊精神,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并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在本領域中做出創新性成果的高層次創造性急診人才。任重而道遠!
胡文杰(教育處處長、碩士生導師):
高松校長在春季工作會議中強調,“立德樹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指明了研究生培養的方向。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實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牢牢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分類培養、加強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建設,特別是利用醫科優勢,拓寬思政教育途徑,針對學術型研究生及專業型研究生打造不同的培養課程,加強過程管理,切實提升學生的科研及臨床勝任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肖莉華(研究生黨總支書記、教育處副處長):
正如高松校長的主題報告中提到,全面提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需要研究生勤于學習、敢于創造,導師要善于指導、樂于指導,管理部門要加強服務與監督。如何鼓勵每一位醫學研究生把自己的學業研究融入醫院高標準的科學研究中,把自身的臨床成長落實到醫院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中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作為一線管理人員我們更應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努力創新工作理念,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助力醫學研究生更好地成長,更快地成材!
周怡(內科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兼職研究生輔導員、博士生導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學生支部書記和研究生導師,我深感責任在肩!將嚴于利己、以身作則,既要甘于奉獻,更要善于創新:努力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積極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帶領學生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敢于做栽樹人、挖井人,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人才強國作出貢獻!
劉斌(婦產科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兼職研究生輔導員、博士生導師):
高校是培養研究型人才,提升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平臺,高校附屬醫院是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服務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我們作為老師,不僅當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必須堅持“四個面向”,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研究生,厚植人民至上的家國情懷,讓他們勇于攀登學術高峰、勇于承擔臨床重擔,成長為家國棟梁!
喻洋(2022級外科學博士研究生):
高松校長的報告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報告提出了“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迫切需求,闡述了“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前沿科學,未來技術”的人才培養方向。我深切感受到了學校對中大學子的殷切期盼,希望我們能夠成長為“撬動”國家發展的高水平創新人才。作為醫學生,在做好服務患者、精進醫學素養的同時,當以“求實、創新、明辨”態度投身于科學研究,努力成為能夠肩負時代使命的創新型人才。
李昕儀(2022級內科學碩士研究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學校2023年春季工作會議,正是聚焦研究生培養的主題。認真學習高松校長的主題報告,我深受鼓舞。作為一名醫學研究生,我們將全方位接受“救死扶傷的道術、心中有愛的仁術、知識扎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技術、方法科學的藝術”的教育,厚植醫學生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成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人民健康守護者。
文稿終審:附屬第一醫院 駱騰